只要有人就有社群|行銷力講座心得分享

行銷妹仔33(Paceion Hsieh)
6 min readSep 24, 2020

日前(好啦就是昨天)參加了地平線主辦的行銷講座,主題是創意總監如何增進行銷力,講者是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創意總監葉家瑜。

一開始認識只要有人是從大學還在摸索社群時,莽莽撞撞地加入了社群丼社團,想看看行銷神人們操作的各種案例

後來社群丼的創辦人傑哥也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在IG分享許多行銷案例和廣告代理商的日常,因此認識了他們公司

再之後傑哥也陸續做了Youtube頻道傑哥補藥以及Podcast只要有人聽就好,總之就是個如果對行銷有興趣的人不可能不follow的指標性人物😂所以看到這次的講者是他們公司的創意總監就手刀報名了(也可以說是慕只要有人的名來的啦哈哈哈)

如果問我聽完這個講座是不是就會變得行銷力滿點,我只會馬上跟你說不可能🤣(畢竟如果可以的話,我大學四年就不用每學期都企劃生到看日出了⋯⋯)但我認為家瑜在講座中提到的邏輯和發想的流程對於想進入行銷領域的人都是很有幫助的,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啊~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開始囉!

在講座開始前,主辦單位邀請我們和身邊的人自我介紹以及分享自己對社群的想法,當時家瑜的同事分享了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社群就是一群人喜歡一樣的東西,然後他們聚在一起」

我們常常只把社群當作一個賣商品的媒介、宣傳理念的地方又或是follow明星/網紅動態的地方,其實這些都沒有錯

但退一步來說,你會按讚這個店家是不是也因為你喜歡他的產品(按讚送東西的除外)、Follow這個組織的粉專也因為你認同他的理念、又或是想得到你需要的資訊、追蹤哪個網紅的instagram是因為你喜歡他,所以想要關注關於他的一切?

而社群,就是把這些和你一樣喜歡這些東西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同溫層的地方。

那我們要怎麼擴散社群,讓這個同溫層越來越大?

行銷的理論中有非常多種方法,這次家瑜是從以下3W來切入:

WHY-人們為什麼想傳遞訊息給朋友?

大家對社群操作成功的定義大多應該是很多人按讚、留言並瘋狂分享,進而達到品牌想要的效益(例如轉單、導流、人氣等等)

換句話說,所以我們要看到的是大家看到內容之後的下一步

因為社群並非單向的溝通,而是必須和你的受眾產生雙向的連結

(就像如果你發文只有一直灌輸粉絲你的產品多好必買,通常這些文的成效應該也都不會太好對吧)

WHAT-人們想傳遞什麼訊息給朋友?

那要怎麼讓你的內容和受眾產生雙向連結,然後促使他分享給朋友?

則可以思考看看什麼樣的內容對他來說是有價值的、或與他有關、解決它某部分的資訊焦慮、最好還可以彰顯他的個人價值觀,並從這些角度切入。

HOW-人們怎麼傳遞訊息給朋友?

再來要怎麼傳遞呢,就要靠你的社群如何操作了

社群行銷基本上就是在解決這三個需求,然後再偷渡一些客戶(或你家老闆)的要求進去。

那行銷規劃有什麼固定的流程嗎?

家瑜把流程簡單的劃分為Insight、Concept、Idea和Campaign四個階段,這裏家瑜用了幾個她操作過的案例來分享,在這裡用我最喜歡的一個案例來分析,也是只要有人獲得2020動腦廣告流行語金句獎的一次操作

這個操作的廣告主是異物梗色,簡單來說是一個開了許多性事相關工作坊的品牌,而這個brief主要的目的是:如何讓客群感受到不夠好的性愛?

Insight-受眾心中尚未被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之前看過有人說過負能量就像性慾,人人都有,但人人都告訴你不該有。

或許是因為東方文化不如西方開放,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性事是隱私,即使遇到問題也羞於啟齒

Concept-如何解決消費者Insight的痛點?

即使如此,但大家又非常喜歡開黃腔,尤其是點到即止的那種。

家瑜說他曾發現一個現象,在社群上開黃腔的觸及率會非常非常高,但讚數、留言等等卻都很低

原因就是大家都想看,但大家都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會看

所以要用受眾想聽的方式(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管道、內容)向他銷售這個概念,在這個案例的話就是上面說的點到即止。

Idea-將Concept具體呈現出的核心創意跟亮點

從上面的邏輯歸納的話,利用隱晦的方式來說明不夠好的性愛,進而讓客群感受到不夠好的性愛有多糟糕,因此最後以「不夠好的性愛就像是⋯」為主軸來做操作就會是這次操作的idea。

Campaign-整個行銷活動如何環繞著核心Idea打造?

最後他們歸納出不夠好的性愛可能的幾個關鍵字:軟、短、乾、煩

把這些抽象的內容利用具象的類比加上一些趣味性後,做出了一系列的貼文:

這樣的手法不但讓抽象的事物變得好懂,又讓其中充滿了想像空間跟趣味,類似的手法也可以參考月亮褲的這則貼文

除了具象類比之外我覺得這個操作之所以會成功也是因為他可能喚醒了受眾過往的經驗,讓他覺得:「對對對就是這樣!」,讓人產生共鳴並且創造了需求

其實其他案例也有許多有趣的操作技巧,但礙於篇幅在這裡就只列重點不詳述案例了(再說下去這篇可能要破萬字😂)

TIPS:

・讓人對議題產生共鳴,最好的方式就是喚起受眾過往的經驗

・為你的行銷目標增添溫度,沒有什麼比「情感優先」更好的

・用不同角度的觀看來翻轉受眾心中對某事物的既定印象,這個衝突本身就有樂趣

・利用具象類比讓抽象的事物變得好懂,同時又充滿想像空間和趣味

如何培養社群力和創意力?

培養社群力跟創意力的方法就是多看、多聽、多想

聽起來滿廢話的不過也是真的

因為最好的創意往往來自生活中,這些生活中的日常才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抱著好奇心和同理心和這個世界相處,才能從生活中發現平凡中的美好和趣味,他可能就會是你下一次企劃的idea囉🤣

心得

這次報名講座的原因除了講者之外,一部分也是對於現在工作的狀況很迷茫

本來數據是要檢視社群操作成效和幫助其修正,但自從學會看數據之後我反而被數據綁手綁腳,看到觸及率低就很緊張、流量和轉換率低就難過好幾天

越想要促成轉單和流量越是背道而馳,聽完講座才發現自己真的連行銷最基礎的概念和邏輯都忘了(喔對啦,上面說那個一直宣傳產品叫人家買所以成效不好的就是在說我自己)

雖然概念和邏輯都會也都懂,但實際實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啊~~~

但家瑜的分享仍然給了我很大的能量去檢視操作社群的初衷,而他就是個從受眾的反應中不斷調整成這群擁有相同喜好的人有共鳴內容的過程呀。

--

--

行銷妹仔33(Paceion Hsieh)

靠社群吃飯的女子。用三個hashtag概括我的生活就是台東、行銷和教育,期許自己能用文字帶你看見我所仰望的溫柔世界。想看更多行銷分享請至 IG:@mkt_th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