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臺灣而教的兩年|志工歷程分享

行銷妹仔33(Paceion Hsieh)
7 min readJun 27, 2020

--

我在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以下簡稱TFT)擔任了兩年的志工,也就是我一半的大學生涯都在這個組織中度過,因此想藉著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個組織、以及我在這個組織中經歷的一切。

當初在結束鹿野的課輔志工後,因為開始關注偏鄉教育因此不經意地認識了TFT這個組織,不過也僅僅是停留在認知的階段。直到看見2018–19年度志工招募的訊息,才好好地去認識了這個組織、認識何謂教育不平等。

真正讓我決定加入TFT的那個關鍵是,當我看著官網上列舉的一個個偏鄉教育的困境,我腦中都能馬上浮現鹿野的哪個孩子的臉龐,輪廓是那樣清晰而明確。

文字本身是沒有溫度的,但當它連結了你的生命經驗、甚至是你熟悉的生命,它就會變得十分炙熱、炙熱得發燙。(上圖截自TFT官網)

如果有這麼一個組織,他看見了我所看見的,並試著用一套解方一起面對、改善,而且好像還真的慢慢發酵了什麼,那我有什麼理由不一起成為改變的一份子呢?

所以,我投下了報名表,成為了2018–19的TFT年度志工。

當你沒有被錄取,代表的絕對不是你不好,只是你不合適

這是某次培訓時,TFT的HR和我們說的。

在來TFT之前,我可能只會嗤之以鼻的以為這不過就是在感謝信裡安慰被刷掉的人的理由,但連結到當初的志工面試經驗,就會知道HR說的是真的。

當初我面試的是行銷企劃志工,面試前我準備了很多作品集以及很多可能會被問的和行銷相關的問題,但面試的時候,我一題和行銷相關的問題都沒有被問到。

面試的題目大多都聚焦在個人特質、想加入TFT的原因以及期待的看見,我天花亂墜的說了一堆關於鹿野孩子的故事,但其實這些都不在我的掌控內,面試完我心裡想的是完蛋了剛剛到底在幹嘛。

然後我就錄取了。

記得那年志工的申請者大約有240多位,最後錄取了66名志工。我相信在這240多人裡,比我優秀的人一定有一卡車(甚至如果我在報名前知道這個錄取率的話我可能就不會報了),但我想或許是面試官在我的天花亂墜裡看見了什麼特質,而這項特質是身為TFTer需要的。

雜事一定比大事沒價值嗎?價值是人做出來的

這句話是在去年志工歷程結束時,TFT的影響力發展部總監Doing在信中分享給我們的,我覺得用這句來概括我2018–19年的志工歷程再合適不過了。

2018–19年我擔任的是OD(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組織發展組)的志工,如果有認真看上面的故事的話(喂~),就會發現其實我當初面試的是行銷企劃組,因此收到錄取信的當下我雖然開心卻仍然疑惑。

「整合組織總體跨組專案、系統與行政運作,以提升營運效率與成效。」

當時的我看著這句官網對組織發展組的介紹發愣許久卻也還是一知半解,最後只用步步驚心裡四爺那句「既來之,則安之」來說服自己。

組織發展組(後面簡稱OD)簡單來說就是後勤的後勤,後勤支援教學現場的老師,組織發展組支援後勤的一切。因此OD的業務內容大概是從外太空包到內子宮吧(笑),從捐贈資源管理、活動場地尋找與聯絡、到辦公室佈置管理以及後勤的Happy Hour規劃都是OD的業務,共通點是都是一些看似細碎而繁瑣的雜事。

也因為這樣,我們當時的業務經常是倒垃圾、跑腿之類真的極為瑣碎的小事,喔對啦我當下就是覺得我在打雜,而且是我幹嘛花一小時的通勤時間還有車錢來打雜。

很慶幸TFT有mentor以及期中期末的一對一check in制度,能夠在這些時候和mentor對於志工歷程做交流以及反應,mentor也能及時地給予回饋以及作為未來的優化方向。至少從這項制度可以確認,這個組織對於志工的成長及回饋是重視的。

但也必須誠實地說,在check in 後打雜的想法雖然有減少但卻沒有完全消失,直到看完Doing的信。

如果連小事都做不好,誰敢放心讓你做大事?

很多大事都是由很多瑣碎的小事組成,雖然這些小事看起來都離你遠大的目標很遙遠,但他卻是往目標前進中很重要的齒輪之一,而能否從這些小事中獲得學習的價值,這也是由自己來決定的。

從打雜到打怪的經驗,這是我在TFT學到的。

19–20年我擔任的是對外關係組(簡稱ER)的志工,但由於疫情的緣故許多原先要支援的活動都陸續取消,業務內容我就不贅述。

上圖是今年志工畢業典禮成果展的照片,主題是要從志工歷程中找出一個重要的觀察、目標、能力、一句話,準備成一份禮物送給其他人。其中我們聚焦了我們這一年的想法與心得,最後將主題鎖定在「擁抱」,而我寫下了三個我認為在這兩年裡最重要的擁抱,也想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擁抱害怕

我是一個很害怕失敗的人,害怕到甚至會因為害怕失敗帶來的挫折感,因此直接選擇不嘗試,因為沒有嘗試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傷害。

當初在報名志工時我就面臨過這樣的害怕,我也曾和夥伴們分享過許多次。

TFT是一個這麼有名的組織,我怎麼可能進得去?

厲害的人這麼多,憑什麼要選我?

也忘了最後是什麼給我勇氣,安慰自己反正沒上也是正常就投下了報名表,後來卻奇蹟似的錄取,然後踏上這兩年的奇幻旅程。

當時也不覺得這是什麼突破,直到聖誕節時夥伴在小卡中給我的回饋:

「你說你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但我看見的是你的勇敢」

才發現自己已經往前走好大一步了呀,我也才明白勇敢並不是什麼需要多少準備才能拾起的能力,

勇敢,是帶著害怕往前走。

擁抱失敗

在今年我申請了第七屆的TFT老師,但我失敗了。

在申請前我曾有許多的徬徨不安和自我懷疑,最後憑著夥伴的那句

「你已經有一百個不做的理由,如果你有一個要做的理由那就去吧

反正如果失敗,你就可以去完成那100個理由了呀」

反正年輕最大的本錢就是可以跌倒嘛,

所以我去了,但我還真的跌了一大跤,滿痛的。

失敗的當下要不否定自己真的很難,即使你有一百個告訴自己不是你不好的理由,但腦中只要有一句我就爛就夠讓你溺斃在對自己的失望裡。

擁抱失敗仍然花了我好一段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你願意好好擁抱失敗,失敗會成為你成長的助力。梳理情緒過後發現我當下的否定感其實來自自己在TFT兩年,卻無法成為組織所期待成為老師的模樣。但在進一步梳理過後,會知道這份無法成為並非沒有能力,可能是源自不是時候、或還缺乏了什麼、又或是有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完成這件事。

人生不會只有一種可能性,我不希望我人生最後只剩一種選擇,或是只能跟別人走一樣的路。這是我投下報名表時的給我勇氣的念頭,也是最後讓自己好好擁抱失敗時的想法。

想讓更多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成為老師是其中一種方法,卻不是唯一一種。

擁抱夥伴

如果你問我在TFT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身邊的志工夥伴。

雖然來自不同領域,但不知道是不是會關注教育議題的人都擁有同樣的特質,在夥伴身上總是能看見那股想要走向願景的力量,是那樣地溫柔而堅定,堅定到你會以為只要是和這群人一起,有一天就真的可以走到那個遠方。

和大家相處時也能很放心地預設善良,對話都能夠建立在相互同理的出發點,溫暖、傾聽和包容力滿溢到會讓你誤以為這世界本來就應該這樣,然後走出社會直接無法承受(誤)。

所以志工結束我最捨不得的大概就是無法再和這群人一起共事了吧,但很喜歡創辦人安婷說的:

為台灣而教從來就不只是一個組織或一句口號,而是一個不管你在什麼位置都能夠去實踐的使命

相聚是一把火,離開是滿天星

記得相聚時共同燃燒夢想的炙熱,離開這裡之後能四散到不同的崗位,

一起為相同的願景努力,閃閃發光。

--

--

行銷妹仔33(Paceion Hsieh)
行銷妹仔33(Paceion Hsieh)

Written by 行銷妹仔33(Paceion Hsieh)

靠社群吃飯的女子。用三個hashtag概括我的生活就是台東、行銷和教育,期許自己能用文字帶你看見我所仰望的溫柔世界。想看更多行銷分享請至 IG:@mkt_three

No responses yet